咨询电话:0551-65557131
手机:180-1992-9612
QQ 咨 询:2892161492
网 址:www.hfherun.com
地 址:合肥市庐阳区濉溪路168号新天地国际中心16楼1611
眼轴是评估眼球发育的主要参考指标
眼轴是指角膜正中到视神经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之间的一条假设线。这条线的长度,就是眼轴长度。 正常情况下,眼轴会随着生长发育逐步增长。
新生儿的眼轴长度约为16.5 mm,
出生后3月龄时约为19mm,
9月龄时约为20mm ,
成年时的24mm。
然而,一旦眼轴增长过快,则会发生近视加深。眼轴越长近视度数越高,并且会对眼底视网膜造成明显牵拉,引起近视相关黄斑疾病,造成视力不可逆损伤。因此控制眼轴长度也是预防病理性近视眼的关键。
2022年新版
2022年新版儿童眼轴长度参考标准:
年龄 | 眼轴平均值 | 参考区间 |
6岁 | 22.46mm | 20.93~23.98mm |
7岁 | 22.56mm | 21.07~24.04mm |
8岁 | 22.78mm | 21.30~24.27mm |
9岁 | 22.95mm | 21.45~24.46mm |
10岁 | 23.13mm | 21.60~24.67mm |
11岁 | 23.26mm | 21.71~24.80mm |
12岁 | 23.32mm | 21.79~24.84mm |
13岁 | 23.36mm | 22.07~24.65mm |
14岁 | 23.37mm | 21.92~24.82mm |
15岁 | 23.39 mm | 22.10~24.68mm |
以上数据是6~15岁学龄儿童眼轴长度的参考区间,6岁时约为22.46 mm,随后每年平均以0.09 mm的速度增长,7~8岁时增长幅度最为明显 (平均增长0.22 mm) 。如果发现孩子眼轴超出参考区间范围,则需引起警惕。
提示:
屈光度数是眼轴长度与角膜曲率、晶状体屈光力等各种屈光成分的综合作用结果。在近视眼儿童青少年中,仅少数人近视眼是因角膜和晶状体屈光力异常引起,多数人是由于眼轴长度增加而导致。在近视眼发生之前,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晶状体屈光力之间存在动态匹配和补偿过程。一旦近视眼发生,眼轴长度将起主导作用。
临床上主要使用非接触的生物测量仪监测眼轴,安全易行且精确度高。在判断儿童青少年眼球的远视储备和眼轴长度是否处于正常范围时,需要考虑个体差异性,须结合多次纵向数据加以判断。
数据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分会. 中国学龄儿童眼球远视储备,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参考区间及相关遗传因素专家共识(2022年)[J]. 中华眼科杂志
眼轴究竟是什么
对于第一次配镜的孩子和家长们
会了解到这样一个新的名词:眼轴
那为什么要定期复查眼轴长度呢?
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眼轴?
要了解眼轴,
先从眼球的分层说起
从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的距离
可以看成是物理中的光学系统
的一条中轴线
这就是所谓的“眼轴”。
说白了就是眼珠子的长度呢~
人出生时眼轴长度大约为18mm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逐渐变长
成人正常情况下眼轴一般在23-24mm左右
近视患者的眼轴通常会高于这个数值
涨知识
眼轴长度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定义也会有些不同。如果用A超测量,那么眼轴的长度是角膜上皮到内界膜的长度。如果用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是从泪膜到色素上皮层的长度。
为什么用眼轴判断近视状况?
近视的度数不仅受眼轴的影响
同时也受角膜或晶状体曲率
及屈光介质的屈光指数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理论上来说眼轴与近视呈正相关
由于近视眼的成像点位于视网膜前
而眼轴的过度增长会导致这个“点”
离视网膜越来越远
一般来说,近视度数越深,则眼轴越长
划重点,眼轴的增长是不可逆的
这也是为什么近视只可控制
不可逆转的原因
细心的家长可能发现了
医生在孩子验配前就会测定孩子的眼轴
这个基础的数据会作为
近视孩子基础的眼轴数值
可以大致判断孩子近视度数的变化趋势
配戴角膜塑形镜眼轴就不增长了?
并不是
因为眼轴也有生长发育的过程
正常的孩子是远视的状态
随着眼轴的生长会变成正视眼
而对于那些还在生长发育阶段
就有近视的孩子
到了该阶段反应出的结果就是
度数加深了
涨知识
高度近视是指600度以上的近视,高度近视除了会引起眼球突出,影响容貌外,主要的危害是对眼底产生一定的病变,称为高度近视的眼底病变。
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的长度增长,视网膜却无法相应变长而受到牵拉,容易发生视网膜变性、裂孔、脱离。
眼轴偏长,导致视网膜的神经上皮、色素上皮层被牵拉变薄,脉络膜血管爆露,呈现典型的豹纹状眼底,动脉静脉因拉伸变细变直明显。
正常眼底
高度近视眼底病变
让我们关注青少年近视防控
警惕高度近视
用科学的方法干预近视的发生&发展
让孩子远离近视危害
给孩子光明未来
每6个月带孩子定期
检查视力情况
通过查看屈光发育档案
所记录的数据
有助于预测近视
发生概率和发生时间
以及发展为高度近视的风险
为什么要定期测量眼轴?
我们的眼球是一个近似球体,从前面的角膜到眼底的视网膜的距离,被称为眼轴长度。
眼轴通常随年龄增长逐步增大,成年人正常范围约为24mm。和我们的身高一样,眼轴不是生来就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年龄增长,慢慢生长发育变长的,一般成年后就基本稳定了。
根据眼轴长度,可以初步了解眼球屈光状态,在其他眼部条件相似的情况下,眼轴更长的儿童青少年屈光度近视越深,定期监测孩子的眼轴变化,能帮更好地判断孩子的眼睛发育情况。
眼轴与近视的关系
眼轴越长,也就是眼轴增长导致的轴性近视,会使近视度数越来越高,眼球这个“气球”就会被越吹越大,由此会对视网膜造成明显的牵拉、持续变薄,进而导致视网膜病变,这也就是高度近视患者更易出现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等眼部问题的原因。
那么眼轴是怎么影响视力的呢?
婴幼儿的眼轴短,光线进入眼睛后会聚集在视网膜后面,所以婴幼儿都是远视眼,我们也称之为远视储备,随着生长,眼轴慢慢变长,远视度数减低变为正视,这是眼睛发育的必经过程。
随着眼轴慢慢生长,聚焦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时,就是正视眼,看东西是清晰的;当眼轴继续生长,聚焦点落在视网膜前面时,就形成近视了。通常来说,孩子生长发育最快的6-12岁阶段,眼轴平均增长1mm,近视大约会增加175度。
眼轴反应眼球的生长状态
通常,随着孩子身体的发育,眼轴也会一点点地增长。新生儿时期,眼轴比较短,只有16mm左右,这时候生理性远视大概是300度;3岁时,眼轴长到约22mm,大概有200的生理性远视;6岁时,眼轴约22.5mm,大概有150的生理性远视。
近视人群的眼轴长度通常大于23.5~24mm。
随着眼球发育,眼轴变长,近视也会一年一年地加深。眼轴的增长好比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只能前进或靠边停车,不能调头,更无法倒车。也就是说,一旦发生近视,近视度数只会持续增加或停止增加,但不会减少。
眼轴长就一定是近视吗?
有些家长会问,我家孩子眼轴长,是不是就是代表近视了呢?
并不是。眼轴的大数据标准值,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虽然存在一个均值,但其标准差挺大的,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单独看眼轴,没有意义。
因为近视可以分为轴性近视和曲率性近视。
轴性近视:由于眼轴过长导致。 曲率性近视:角膜曲率大导致。
若眼轴长,角膜曲率平坦,近视度数可能不会太深;
若眼轴长,角膜曲率大,高度近视的可能性非常大。
若眼轴短,角膜曲率大,近视度数会比眼轴长、曲率又大的近视度数相对小一些。
控制眼轴增长的方法
那么如若确定了孩子近视是眼轴增长导致的,而且眼轴增长过快,就很有可能造成孩子发展成高度近视,危害孩子视力健康,这时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眼轴增长。
近视离焦矫正术
与传统单光镜片不同,近视离焦矫正采用多区正向光学离焦设计,将数百个微型透镜分布在镜片光心周围的区域,光线透过每一个微型透镜均能形成近视离焦。
配戴近视离焦眼镜后,中心区域的物象投射在视网膜上,而周边离焦区域将周围物象投射在视网膜之前,干预并抑制眼轴拉长的趋势,阻止眼轴向后增长,使近视度数趋于稳定。
有关专家及临床研究证明,它对近视度数增长的延缓效果达59%,眼轴增长的控制效果高达60%。
周边离焦矫正术
周边离焦矫正是采用“视网膜周边离焦管理”原理,确保中心部位的图像投射在视网膜上,周边部位投射到视网膜前方(或者之上),在提供清晰锐利的中心视力的同时,很好的延缓视网膜周边的远视性离焦,形成相对近视离焦,以减缓眼轴向后变长的持续发展,从而延缓近视度数增长。
周边离焦矫正术的近视控制率达10%-30%。
角膜塑形术
角膜塑形术是一种硬性角膜接触镜,采用逆几何设计,通过夜间佩戴,通过改变角膜表面弧度,暂时降低角膜中央屈光力,使视网膜成像状态发生变化,减少周边离焦,并在视网膜周边形成近视性离焦,延缓眼轴增长的速度,达到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目的。
角膜塑形镜只需夜晚佩戴8小时,白天摘镜便可获取一整天的清晰好视力。学术研究发现,角膜塑性术近视控制率50%-60%。
虽然眼轴是不可逆的,但是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来尽可能的控制他的发展。如坚持佩戴框架眼镜或角膜塑形镜,再配合正确的近视防控方法,如加强户外运动、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复查等,能很大程度控制近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