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551-65557131
手机:180-1992-9612
QQ 咨 询:2892161492
网 址:www.hfherun.com
地 址:合肥市庐阳区濉溪路168号新天地国际中心16楼1611
-国内外眼科行业资讯-
研究发现,假性近视儿童更容易患近视
01
研究发现,
假性近视儿童更容易近视
PROTECT YOUR EYE
一项基于人群的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结果表明,假性近视是学龄儿童近视发展的独立风险因素。
研究表明,在中国9所学校的近3000名儿童中,假性近视很常见(37.19%),这表明识别新病例和揭示根本原因的重要性。
“我们的研究为儿童近视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新的考虑,并为未来研究从假性近视向近视转变的机制开辟了一个新的窗口,”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毕宏生领导的调查组写道。
近视是一个主要的全球健康问题,在中国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经济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居家隔离加速了中国儿童近视的发展,其次是户外时间减少和在线学习导致的近距离工作过多。2
假性近视是过度调节的一种亚型,在文献中被定义为在睫状肌麻痹前≤-0.50屈光度(D),在睫状体麻痹后>-0.50D的等效球镜度。近24.1%的中国儿童被发现患有假性近视,但其存在是否与近视发展的更高风险有关尚不清楚。
该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中国城乡9所学校招募儿童。研究中包括4岁至17岁非近视儿童的代表性样本。基线检查于2020年9月进行,6个月的随访检查于2021年3月至4月开始进行。
两名眼科医生在每次研究访视时对所有儿童进行裂隙灯眼科检查。所有其他检查都由受过训练的验光师进行,包括未矫正的远距离视力、眼压管理、眼压、生物测量仪、散瞳验光以及双眼调节力检查。近视定义为睫状肌麻痹后SE≤−0.50 D,而假性近视的定义基于先前的文献(睫状肌麻痹前SE≤−0.50D,睫状肌麻痹后SE>−0.50 D)。
2021年3月,共有2790名非近视儿童完成了基线检查,2328名儿童(83.44%)完成了随访。家长对再次进行睫状肌麻痹的担忧是失去随访的主要原因。调查人员发现,完成随访的患者和未进行随访的患者在人口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
分析显示,在6个月内,21.1%(1680只中的355只)的假性近视眼发展为近视,非近视眼和非假性近视眼的比例分别为3.8%(2879只中的110只)。
在调整了多种近视风险因素后,如基线睫状肌麻痹SE、近距离工作和户外时间,研究人员发现假性近视是近视发作的独立风险因素(相对风险为2.52;95%可信区间为1.86-3.42)。
使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近视性睫状肌麻痹SE较多(P<0.001)、睫状肌和非睫状肌瘫痪SE之间的差异较小(P<0.001)、裸眼视力较差(P<0.001)和双眼调节幅度较高(P<0.001)的假性近视儿童患近视的风险更高。
研究人员写道:“尽管我们认为假性近视是近视发作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但临床医生应该设想,一旦儿童处于视前状态,他们患近视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因此应该采取所有预防措施,例如户外时间干预。”
来源:中景纬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