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551-65557131
手机:180-1992-9612
QQ 咨 询:2892161492
网 址:www.hfherun.com
地 址:合肥市庐阳区濉溪路168号新天地国际中心16楼1611
近期,《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系统分析了78项有关长新冠对心血管的影响的研究。
研究指出,长新冠具有复杂性和个体性,存在遗传学因素的影响。某些人可能具有影响免疫反应、炎症途径或心血管健康的基因变异。这些遗传因素会影响机体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反应,以及长新冠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进展(图1)。
图1 长新冠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可能病理生理机制以及潜在的治疗干预措施的示意图
在心血管系统中,急性感染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急剧减少破坏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平衡,导致并发症。在急性期之后,恢复过程可能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从而决定病毒是否完全消失或持续存在,症状是否仍存在。
如果病毒持续存在,在主蛋白酶(Mpro)等酶的影响下,低水平的复制可以慢性降低ACE2,导致RAS的长期失调。这种持续的破坏可以启动持续的免疫激活,产生自身抗体,并最终导致长新冠并发症。
遗传、免疫和心血管影响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凸显了长新冠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复杂性。
开发基于基因变异的药物来对抗持久性病毒、调节RAS平衡和增强免疫反应,可能为解决长新冠及其相关心血管并发症的更有前景的策略。
作者进一步指出了已存在的心血管疾病与长新冠之间的复杂关系,指出慢性心衰、冠心病、肥胖和糖尿病是重要的风险因素。个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的变化会影响长期预后和并发症。
长新冠作为一种多器官疾病,在诊断上很难将其心血管并发症与其他疾病区分。
长新冠的常见心血管症状包括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和晕厥,可能并不完全归因于急性新冠肺炎,也可能与其他心血管和非心血管疾病有关。但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新冠肺炎后将会出现更多的健康问题。
作者强调,有必要对长新冠患者进行全面心脏评估,这可了解长新冠对心血管的影响。
尽管预防长新冠相关心血管疾病存在风险分层的不确定性和缺乏早期诊断工具。但作者提出包括改变生活方式(饮食和锻炼)、接种疫苗以及应用奈玛特韦(nirmatrelvir)和莫诺拉韦(molnupiravir)等药物在内的干预措施可能通过增强自然免疫力、促进免疫细胞循环和减少炎症来减轻心血管后遗症。
根据新证据,作者建议长新冠患者应用抑制病毒复制的抗病毒药物奈玛特韦(nirmatrelvir)治疗。
抑制持续存在的病毒及其酶、维持RAS平衡和增强免疫反应为干预长新冠心血管并发症的合理方法。
我国相关共识指出,新冠病毒感染后3个月时有持续心脏相关症状或新发相关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心悸、气短或体位性心动过速,且至少持续2个月,但心血管相关检查未见异常,可考虑为新冠病毒感染后状态,即“长新冠”。
来源:
[1]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 part of Long COVID: A systematic review. Eur J Prev Cardiol. 2024 Feb 21:zwae070.
[2]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电与心功能分会,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影像学组,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心血管健康与科学运动分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肌损伤、心肌炎和感染后状态管理专家共识(第二版) . 中国循环杂志, 2023, 38: 105-115.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3.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