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Lancet发表的一项由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因素协作组织与世卫组织合作进行的全球性分析研究显示,全球儿童、青少年、成人的总肥胖人数已超过10亿。肥胖与体重不足都是营养不良的表现形式,而相较于后者的比例下降,肥胖已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最常见的营养不良形式。全球范围内,在儿童与青少年中,2022年肥胖患病率是1990年的4倍;在成人中,女性肥胖增加了一倍多,男性几乎增加了2倍。到2022年,全球共有1.59亿肥胖儿童、青少年和8.79亿肥胖成人。1990~2022年,体重不足的儿童、青少年比例在女性中下降了1/5,在男性中下降了1/3以上。研究者指出,1990年时全球范围内,肥胖多在成人中明显,而到如今,学龄儿童与青少年肥胖广为流行,这令人担忧。就全球范围内成人而言,汤加群岛和美属萨摩亚地区的女性,以及美属萨摩亚与瑙鲁的男性,肥胖率最高,超过60%的成人肥胖。中国肥胖患病率虽较欧美国家低,但女性肥胖患病率从1990年的2.0%上升到2022年的7.8%;这一时间段,男性肥胖患病率从0.8%上升到8.9%。到2022年,中国女性肥胖患病率位列全球11位,男性肥胖患病率位列全球52位。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的肥胖人群也大幅增加,女性肥胖率从1990年的1.2%上升到2022年的9.8%,同期男性肥胖率从0.5%上升到5.4%。就体重不足而言,厄立特里亚和东帝汶的女性,以及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的男性,2022年体重不足发生率最高,均有20%以上的成年人体重不足。在中国,女性体重不足率从1990年的11.2%下降到2022年的5.9%,男性从9.5%下降到2.9%。2022年,中国女性体重不足率在全球排名第61位,男性体重不足率在全球排名第97位。就全球儿童青少年数据来看,2022年纽埃和库克群岛的儿童青少年肥胖患病率最高,达30%以上。就中国而言,儿童青少年的肥胖患病率远低于欧美,但患病率从1990年以来不断攀升。体重不足比例则明显降低。其中肥胖患病率在女孩从1990年的0.6%上升到2022年的7.7%,在男孩从1.3%上升到2022年的15.2%;女孩的体重不足率从1990年的5.8%下降到2022年的3.3%,男孩的体重不足率从6.8%下降到2022年的4.0%。2022年,中国女孩的肥胖患病率在世界上排名第99位,男孩的肥胖患病率在世界上排名第70位;中国女孩的体重不足率在世界上排名第93位,男孩的体重不足率在世界上排名第89位。印度肥胖患病率,在女孩从1990年的0.1%上升到2022年的3.1%,在男孩从0.1%上升到2022年的3.9%。2022年,印度女孩和男孩的肥胖率在全球排名第27位。此外,体重不足比例从1990年到2022年虽明显降低,但印度女孩体重不足比例居全球之首,男孩体重不足居世界第二。该研究中,研究者分析了来自19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2.2亿5岁及以上人群的体重和身高数据,其中6300万人年龄在5~19岁,1.58亿人年龄在20岁及以上,以了解1990年至2022年全球肥胖和体重不足的变化情况。其中成人体重指数≥30 kg/m2定义为肥胖,体重指数低于18.5kg/m2为体重不足。来源:Worldwide trends in underweight and obesity from 1990 to 2022: a pooled analysis of 3663 populationrepresentative studies with 222 millio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The Lancet (2024). DOI: 10.1016/S0140-6736(23)02750-2